]

 新闻资讯 

  

双版联动刊发!看央媒详解宁海艺术赋能乡村

发布时间:2024-02-26 11:53:40TAG: 新闻资讯 1 人浏览 来源:爱游戏官网app登录入口

  2月4日《光明日报》双版联动刊发《浙江宁波:艺术赋能乡村 文化滋润沃野》,聚焦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带领团队将艺术扎根宁波农村,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不仅培养出一群带不走的“乡建艺术家”,还把艺术之风吹到了2000公里以外的贵州山村,走出了一条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激活农村这片文化沃野。来看详细内容↓

  村道旁的“乡村客厅”,几位老人坐在一把用卵石垒就、竹木搭成的椅子上闲话家常;村中的“仙绒美术馆”,叶仙绒新摆出了一幅女儿做的布贴画,为这座家庭美术馆添展品;不远处的“粉小仙手工艺馆”,袁小仙坐在缝纫机前,赶制前些日子一位客户订下的布偶玩具……因为艺术,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这座只有1600人的村落正改变着模样。

  2020年3月30日,习在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强各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乡村文化维系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而建设乡村文化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如何激活农村这片文化沃野?在这方面,宁波走出了一条艺术赋能的新路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和时任宁波市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闲聊。当聊到“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这一个话题时,两个人产生了共鸣。一边是希望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做好课题;另一边是寻求有效路径、美化乡村,都致力于乡村振兴,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以来,丛志强带领团队将艺术扎根在了宁波农村,充分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不仅培养出一群带不走的“乡建艺术家”,还把艺术之风吹到了2000公里以外的贵州山村。如今,宁波的文化活力更加澎湃。

  2019年4月4日,当丛志强带着3名研究生第一次出现在葛家村时,村民们误以为被传销组织给盯上了——丛志强他们在村子里逛,看哪家开着门就进去唠嗑、提一堆“奇怪”问题。

  距离宁海县城26公里的葛家村处于宁波的交通末梢,没特色、没优势、没潜力,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而丛志强正需要这份具有推广价值的“普通”。彼时,他正在为“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研究课题寻找落脚点。2019年,宁海县积极探索艺术振兴乡村的路径,推出艺术家驻村计划。丛志强团队受邀参与其中。

  与预料的一样,村民对“设计”这件事,不懂、不信,更不感兴趣,丛志强团队的驻村生活一开始便受到了阻力,怎么办?“村民们更能接受眼见为实的事物,而‘设计’有着能够将想法快速转换成实物的优势。”丛志强立马改变策略,由“讲”变“做”。

  第一个设计从一把椅子开始。他发现,村民们时常聚集在村文化礼堂前的空地上,因为没有坐的地方,大家只能站着闲聊。于是,他拿出一张自己设计的椅子图,拉了五六位将信将疑的村民,到溪边捡石头,到山上砍竹子,还买了一袋水泥。材料齐全后,和大家一起动手砌了一把能坐也能躺的椅子。“用最少的成本,做最实用的东西。”第二天,椅子就成了“抢手货”。现在,这种人字形的椅子在村庄里随处可见,深受村民们喜爱。

  “艺术似乎没那么难。”两天就完工的躺椅,让村民们的看法悄然改变。会一点木工活的葛万永第一个主动找上门,请丛志强帮助改造自家小院。在丛志强的指导下,葛万永在院中的大桂花树旁做了一个可以喝茶聊天的小茶坛,名曰“桂语茶院”。“我原本想着,要是丛教授没搞好,我就把它敲掉恢复原样。”葛万永笑着说,结果,原本杂乱的花园不仅变得美观大方,还实用起来。

  小院里,赶来参观的村民纷纷要求驻村团队进行指导。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张振馨和张莉苑的组织下,报名的近百位村民被分成7支艺工队,由葛万永等人担任组长,带着组员在村内各个节点、农家院子打造艺术共享空间。

  80后葛品高是从村子里走出去的企业家。他家的老宅年久未修,每逢雨天就会“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听说村里搞艺术,他特地赶回来找到了丛志强,向他描述了一个老屋变酒吧的构思。于是,“仙人掌”乡村酒吧在葛家村诞生了。同时,在老宅的二楼,一处50多平方米的空间也被改造成了乡间公共图书馆。如今,这间老屋每月能有六七千元收入。

  2019年两期改造结束后,村民们共建设了40多个共享空间,创作了300多件艺术品,总投入60万元。2020年8月26日,葛家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葛家村的改造如火如荼,参观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其中,就有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光照镇定汪村的7位村民。

  晴隆县是宁海县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县,而彼时定汪村还未脱贫。葛家村之变,让丛志强看到了乡村艺术设计的魅力。“艺术振兴乡村的模式在沿海城市能实现,在西部山区可以吗?”丛志强觉得这是一次检验模式、考验队伍的好机会。2020年8月,由葛海峰、袁小仙、葛万永等13位葛家村村民组成的“葛家军”来到定汪,手把手教当地村民艺术改造乡村。

  定汪是个小村寨,村里137户人家都是布依族。在一位村民家中,墙上挂着的月琴、竹笛、二胡等乐器引发葛海峰的好奇。村民告诉他,大家会在农闲时合奏一曲“布依小打”,娱乐一下。随后,村民们拿起各自的乐器表演了一段,悠扬淳朴的音色让人耳目一新。

  除了“布依小打”,大家还发现定汪村村民懂刺绣、蜡染、酿酒等布依族传统技艺,几乎各个都有绝活。鲜明的文化特色赋予“葛家军”灵感:或许能结合当地的手艺,帮助定汪村实现村居与人文的融合,让村庄焕然一新。

  晴隆8月的天气还有些闷热,但分布在村头、村中段、村尾的3组艺工队却撸起袖子,干劲十足。村民项昌琴的家,是重点景观节点——“织梦坊”所在地。在袁小仙手把手的帮助下,聚集在“织梦坊”的定汪绣娘们创作出了融合民族元素的杯垫、擦手巾、动物玩偶等布艺品。在这里,村民们还首次试水了直播卖货,3个小时内共卖出5万元,截至目前已入账近16万元。

  一个个艺术节点带来的美,渐渐唤醒了村庄沉睡的文化。2020年11月中旬,在定汪村以布依族金铜鼓为灵感打造的铜鼓广场上,晴隆定汪首届融合设计乡村艺术节开幕。白天,村民们摆起了摊,带来了各式各样兼具布依族民间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的文创产品。到了夜晚,篝火燃了起来,村民们手拉着手,跳起布依族传统舞蹈,更有村民登上新搭的舞台吹拉弹唱、引吭高歌。这一天,这个600多岁的小山村鲜活而动人。

  一堆鹅卵石,在葛德土的手里能垒成花盆、做成石椅;一些花花红红的布料,袁小仙稍动下心思,想做什么玩偶就能做出什么玩偶;几堆凌乱的木材,葛万永花上几天工夫,就可以搭建成一座古朴的木廊。

  2019年12月,10位葛家村村民走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悲鸿讲堂”,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艺术改造乡村的心得体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说,以前来“悲鸿讲堂”上课的都是大师级人物,“农民走上讲台,这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股自宁海刮起的艺术风潮席卷了宁波,并且开始升级扩面。2020年7月,东钱湖旁的鄞州区城杨村开展艺术赋能活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打造智慧农场、竹筒饭等多个产业基地,吸引外国游客,打造国际旅游村。2020年10月,镇海区横溪村迎来了浙江万里学院的冯道刚教授。在他的头脑风暴下,村民们对村子的节点改造提出了30多条建议。最后,这些所需所想被冯道刚转换成设计图,许多建议正在成为现实。

  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宁波农村的变化引起了不少外国友人的关注。2020年7月起,来自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波兰研究中心的玛格达莱娜博士、雷加博士夫妇多次造访葛家村,还一路跟着团队前往贵州,切身感受中国乡村的文化魅力。4个月后,他们撰写的文章《葛家村的艺术风貌令人叹为观止》和《帮助村民处理问题,最大保障实现脱贫》全文刊登于《中国日报》,向世界介绍在宁波实践的中国乡村振兴。

  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高二学生何海蓉近期加入了丛志强团队。爱好文学的她在一周的实践后,一口气写了3篇文章。她由衷地感叹道,这套模式的最终指向是“人”。它将乡村的优美环境、人文风俗、特色资源进行集聚、整合、提升,从而让村民的内心生出了许多新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激发乡村人才内生动力愈渐重要。习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意改善农村环境、推出特色产品与服务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方法。艺术设计介入乡村发展,也就是从以“服务价值”为导向的模式,向以“赋能价值”为导向的模式拓展。在这样的新需求下,以激发、培育村民内生动力为目标,利用融合设计的方式推动乡村发展显得很重要。

  以赋能村民为核。为村民赋能,首先基于村民是乡村振兴“留得住心、扎得牢根”内部稳定力量的前提。乡村振兴的推进,不能依赖于快变量的代替模式,而应成为村民成长教育的历史机遇,置村民于“个人—家庭—家乡—他乡”的关联发展系统中,多方共同拓展村民能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基层政府、高校、企业、村民等在同一目标统领下形成集合影响力,在共同创造中提升村民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以解决“我想做、怎么做,要变美、何为美”等诸多乡村问题,使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找准自己位置、拓展自身价值。

  以乡村财富为基。农村不是一个充满亟待解决问题的空间,而是一个多类资源汇聚的财富空间。设计赋能村民既要找准村民问题,更要用好乡村财富,走以本村财富解决村民问题的路子,以便村民学以致用,实现村民成长与乡村发展。通常,乡村财富包括五类:一是知识财富,如传统技艺、生活经验、乡土智慧等;二是关系财富,如人与人、人与村、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等;三是文化财富,如村庄特色文化、家庭文化等;四是地景财富,如田地、山、林、水等;五是领导力财富,如村庄文化能人、社会能人等。高效利用乡村财富,能够保证村民赋能与家乡发展的高度关联。反之,村民赋能与乡土资源剥离,将难以构建成功的人才振兴模式。

  以最低成本为要。村民赋能需依托于村民共创实现,因此,必须排除“高技术、酷材料”模式下形成的高成本压力。指导村用自己擅长的技能与易得的乡土材料,创制便民、利民、惠民的实用设计产物,以“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效用”来清除村民行动障碍,激发村民参与的主动性与持续性。技能方面,包括经当下生产生活检验的“适留技能”,也包括被认为仅适用于过去生产生活的“淘汰技能”;材料方面,包括本地易得的特色低成本材料,包括废旧生活材料、闲置老物件、自然材料、低价建材(如石材边角料)等。通过调整村民对己、对物的价值观,来引导村民重拾个体自信与乡土自信,更加积极主动、热情饱满地投入乡村建设行动。

  旁观村民变创造主体,实现个人发展。一是以低门槛设计排除村民参与压力,建立村民价值自信。“怕花钱”和“没本事”是阻隔村民主动参与的两大行动障碍。应引导村民利用本地材料和自身技能进行创作,以财务和技术压力最小化解决村庄实际问题。比如进入宁波葛家村之初,我们引导村用砌石技能,以溪坑石头、山间毛竹创作休闲座椅,解决村内公共座区缺失问题。以此换来的是乡亲们的正向激励,建立起了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自信。二是以有用性设计启发村民技能转化,拓展自我创造能力。劳作让村民拥有丰富的技能财富,但因旧技能与新生活关系疏离,这些技能多数被弃用。在葛家村,我们以“可种花的电线杆”为题,引导村民重启竹篾技艺进行创作,村民环绕电线多种类型的竹制养花设施。借助“旧技能”与“新生活”联系的重新构建,突破传统技能固有的应用边界,积累新经验证据,促进了创造能力生长。

  创意能手变家庭榜样,实现家庭发展。一是发挥个体优势,孵化家庭共享空间,激发共营共管责任。首先,引导村民充分的发挥个体优势技能进行创作,以作品的统合影响力提高个体的专属识别性。其次,整合家庭闲置空间创造全新价值,带动“私人—公共”的分享意识转变,提升荣誉感与责任感。以粉小仙手工艺馆为例,葛家村村民袁小仙将自己创制的两百多个布艺玩偶与自家杂物间整合,打造了集售卖、体验、研学于一体的布艺共享空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她的家人自觉承担起经营职责,并主动添加了自己创造的竹篾器具与玩偶打版图。二是组织共同生活的亲属分工协作,赋予成员崭新身份,激发各自发展潜力。职责明确与身份激励,使得共同生活的亲属的参与作用显著,激发了发展的潜在能力。在仙绒美术馆,口才较好的村民叶仙绒负责讲解管理、善打理的丈夫负责绿植养护、有特长的儿女负责展品更迭。他们获得了馆长、环境总监、艺术总监的新身份。在运营好美术馆这个共同目标指引下,各成员自觉转化身份,实现了家庭跨越式发展。

  家庭能人变乡建主力,实现家乡发展。一是成立村民自组织,整合村庄能人资源。以过硬技能和厚重关系网为主要是根据,选拔村庄能人(政治能人、经济能人、文化能人、技术能人、社会能人)为自组织负责人。各负责人选择性吸纳技术成员,形成优势互补队伍,负责村内相应的建设维管,完成村庄人才资源的高度整合。以村干部、手艺人、乡贤为队长,招纳组成的篾匠队、木匠队、泥瓦匠队等七支服务乡建的“葛家艺工队”就是典型案例。二是共建村庄公共设施,赋值村庄闲置资源。组织村民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便民利民物品和功能性共享空间,实现闲置资源的赋值与分享。这样的效果就是建立起村民与村庄的公共联系,促进乡村社会和谐。以葛家村的教授路为例,艺工队联系并发动线路范围内的村户,打造沿线公共家具与创意花坛以及多功能、多业态的共享空间。如今,这条路已是游客必不可少的游览区域。沿线村民每日自觉清洁路面卫生,共同维养设施与花草,自发向游客讲述村庄故事,他们的归属感及凝聚力大大增强。

  “家乡军团”变“他乡外援”,帮扶他乡发展。2020年8月,我们带领葛家村的13名村建艺术家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希望走出一条新的对口帮扶路。事实上,这条以艺术为乡村赋能之路的经验完全可复制。一是因材施教,培育他乡建设能人。以具体任务为指引,遵循技能关联度高、同类技能优先的原则,组成“外地+本地”能人混合小组。这种传输乡建理念、分享技能经验,开启手把手“带徒创作”的模式,实现了他乡村民从边缘者到参与者、从学习者到建设者的转变。“葛家军”初到定汪村,结合当地民间技能情况,建起“泥瓦匠+木工”“木工+漆匠”和“布艺+刺绣”三支队伍,开展了专人、专业、全过程的实践共创教学。二是当好表率,关怀他乡潜力群体。定汪村有个“以鸡换机”的故事。定汪村的孩子以三幅公鸡画向葛家村经济能人葛品高“交换”了计算机,实现了留守儿童用电脑联系家人、了解世界的需求。村民深受影响,主动捐献闲置房屋打造儿童公共教育空间,破屋旧院摇身变成未来书院,解决了村内儿童非校园型公共教育空间短缺的问题。

  以“有用、可卖”的设计建立信任,找好突破口。乡村建设过程中,要防止不接地气的项目影响群众积极性,而推出既好用又赚钱的设计,是打消村民疑虑的可行方法。实际惠民、盈利增收,这样的设计传递了赋能理念,建立起互利互益的信任,引发村民主动参与。

  以资源重构发掘价值,调动积极性。引导村民正确认知并合理运用个人资源,是提高村民主动性、创造性和持续性的主要的因素。旧物焕新颜、废物变宝物,以老物件为创造原型,让村用不同生产生活技能,让承载记忆的物品重新活跃于当下,足以唤醒本土乡村生活的珍贵记忆。同时,搜集生活中的废弃物加以改造,改变了村民对废弃物品的固有认知,以生活创意提升个体自信。

  以“减少相关成本、本村人做、本地物造”建立途径,实现可复制。艺术赋能乡村的实践探索应立足全国大多数村庄的客观现状,提炼可推广的模式和路径。经济基础薄弱是村庄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减少相关成本”是向更大范围推广的核心要义,而“本村人做、本地物造”既节省了乡村建设的物力人力成本,又贴近乡村日常生活,也就更能增强村民创造意识,激发村民改造行动,并强化村民与村庄的情感联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